Home » 最新文章 » 鹿角蕨上板 7 步驟教學:上板材料、方向、綁法一次搞定!

鹿角蕨上板 7 步驟教學:上板材料、方向、綁法一次搞定!

鹿角蕨一定要上板嗎?

3 吋盆大以上鹿角蕨是建議可以上板,使用水苔、木塊、椰纖等介質包覆根系,並運用線材固定於木板、植板或蛇籠板等板材上,以模擬原生的通風附生環境,並使整體臉型更加圓實飽滿!鹿角蕨除了上板,像是營養葉茂盛的亞猴鹿角蕨還可使用球型設計容器,使臉部包覆 360 度呈圓球狀;而像女王鹿角蕨、巨獸鹿角蕨等大型品種也適合直接栽培於樹上,在鹿角蕨照顧上給予更多的生長空間!

鹿角蕨上板怎麼做?

鹿角蕨上板分為 7 大步驟,主要為介質泡水、板材加工、螺絲鎖入(作為固定點)、判斷上板方向、介質混合與塑型、綁線纏繞植物上板並進行最後修飾:

  1. 介質泡水:水苔、木塊或椰纖等鹿角蕨上板介質需先泡水 10-15 分鐘。
  2. 板材加工:若為木板建議在預定上板中央位置鑽直徑 3~5 公分的通風口。
  3. 螺絲固定:於預定上板位置的四個方位向中心斜 45 度角將 4 個螺絲各旋入一半(作為綁線固定點)。
  4. 判斷方向:確認鹿角蕨芽點朝上,營養葉左右對稱。
  5. 介質塑型:將木塊或椰纖放於中央位置,並使用水苔將鹿角蕨根系包覆並塑型成飽滿的半圓型(會影響到臉長的好不好看)
  6. 綁線上板:使用魚線或棉線以 2~3 公分等距來回繞過螺絲以固定鹿角蕨於板上,先纏繞水平方向,再進行垂直方向修飾臉型。
  7. 細部修飾:將突出的水苔塞入綁線下,整理完畢後將 4 個方位的螺絲鎖緊以固定綁線,鹿角蕨上板就大功告成囉!

鹿角蕨上板材料?

鹿角蕨上板材料可分為 4 個部分:板材、線材、種植介質與上板工具,其中鹿角蕨板材以木板與植板居多,線材主要使用魚線及棉線固定鹿角蕨,介質基底為水苔混合木塊或椰纖,並使用螺絲鎖入木板或束帶加強固定綁線!

1. 鹿角蕨板材

鹿角蕨板材透氣性綁線固定材料價格
木板
(需額外鑽孔)
螺絲$100~$250
蛇木板中等螺絲$150~$250
植板
(植床板)
良好螺絲、束帶$50~$200
畫框板良好S 型勾、束帶$150~$450
蛇籠板
(不銹鋼)
良好S 型勾、束帶$350~$800

(手機版表格可自由左右滑動!)

  • 木板:碳化加工或防腐性強的木板為佳,需要鑽孔留洞加強植株透氣性。
  • 蛇木板:本身透氣透水性佳,蘭花等附生植物栽培常使用,但鎖螺絲時要控制力道否則容易失敗。
  • 植板:植床板輕便,然而塑膠材質需小心日曬容易脆化。
  • 畫框板:外型美觀,若為大型種鹿角蕨可買大一號的畫框才不會限制生長。
  • 蛇籠板:不銹鋼耐用且可裝入水苔或不同石材(輕石、火山石),玩法多且相當耐看!

2. 鹿角蕨線材

  • 魚線:5 號或 8 號透明釣魚線最為適合,固定介質與植株幾乎看不到。
  • 棉線:可選用淺褐色棉線(與水苔顏色相近),且較魚線不容易割手。

3. 鹿角蕨介質

  • 水苔:最常使用的保溼介質,容易塑型,鹿角蕨曬太陽需求量較大的品種,如:銀鹿鹿角蕨、象耳鹿角蕨等,上板時可使用較多的水苔比例。
  • 木塊:作為排水介質與水苔混合使用,通常置於上板中心位置,鹿角蕨澆水之後才不容易使根系積水腐爛。
  • 椰纖: 疏水性較強,相對不容易長菌類,適合需要透氣性較好的鹿角蕨品種,如:亞猴鹿角蕨、非猴鹿角蕨等,避免鹿角蕨水傷

4. 鹿角蕨上板工具

  • 螺絲&螺絲起子:用於鹿角蕨上板的綁線固定點,一次準備 4 個螺絲以鎖入上下左右四個方位。
  • S 型勾:適合作為畫框板或蛇籠板的綁線固定點,準備迷你 S 號或 S 號尺寸即可。
  • 束帶:作為綁線的替代方案,適合營養葉生長快速(容易隱藏束帶)或鹿角蕨價格高昂(不想傷到植株)的品種上板情境使用。
  • 半圓形容器:作為介質快速塑型的模具之用途,非必備上板工具,但有它必定事半功倍!如:大碗公、菜籃等半圓形容器皆可嘗試。

鹿角蕨上板方向?

鹿角蕨判斷上板方向有 3 個重點:芽點朝上、營養葉(臉)左右對稱以及新孢子葉(手)在上,其中確保芽點向上生長尤其重要,否則鹿角蕨上板後易造成發育緩慢、生長姿態不完全等狀況!

以下針對 3 個情境提供判斷鹿角蕨上板方向的小訣竅:

1. 有明顯芽點

在中心位置找到有白色絨毛尖端(芽點),並將左右兩側的營養葉置於水平線方向,確認芽點朝上後即可上板!

關於尋找芽點的小訣竅,可從剛新生嫩葉的位置去找,因為鹿角蕨的芽點其實就是待分化發育的小新葉,所以在最接近新葉基部的地方就能發現芽點的蹤跡!

2. 無明顯芽點

若芽點相對不明顯或被營養葉包覆,如:巨大鹿角蕨、皇冠鹿角蕨等臉生長茂盛的品種,可藉由辨識孢子葉(手)「新葉於上、老葉於下」的方式找出鹿角蕨上板的相對垂直方位,接著由兩邊對稱的營養葉(臉)擬出水平基準線,垂直 90 度的新葉位置就是正確的鹿角蕨上板方向囉!

3. 營養葉尚未發育

若想要上板還沒長臉的鹿角蕨,便需要長期的栽培經驗判斷,可藉由觀察一陣子新生孢子葉(手)的長出位置,來找出鹿角蕨上板方向,不過會建議剛開始栽培的新手等到營養葉(臉)長好後,在上板比較不會判斷錯誤。

鹿角蕨上板綁法?

鹿角蕨上板綁法以「井字型綁法」最為常見,水平與垂直方向分別纏繞,由內而外等距向外來回繞過上下/左右方位的螺絲,並於最後鎖上以固定綁線。

鹿角蕨上板綁法可以把握以下 5 個原則:

  • 上板螺絲以向內斜 45 度角鎖一半(綁線綁好後最後再鎖死)
  • 上板綁法先垂直再水平方向纏繞(可以修飾臉型)
  • 上板綁法由內向外擴張纏繞(小心不要勒到芽點)
  • 上板綁線等距 2~3 公分(約一指節寬)
  • 上板綁線最後預留 5 公分(打結固定,小心別剪太短)

了解鹿角蕨上板的教學指南,迫不及待想看更多鹿角蕨的相關文章?歡迎成為植物世界新一批的探索者,與微體溫室 Micro Oasis 在植栽綠洲一同找尋最適合你的精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