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鹿是什麼?
普鹿其實是二叉鹿角蕨的交種,又稱「普通鹿角蕨」,型態上為爪哇鹿角蕨或深綠鹿角蕨的混交,遺傳到強大的溼度變化適性、從半日照到全日照皆可栽培,也讓普鹿成為最早普及的鹿角蕨品種之一,與食蟲植物界同為混交強勢種的「花市豬籠草」有同工異曲之妙!
二叉鹿角蕨有什麼特徵?
二叉鹿角蕨為多芽型鹿角蕨,原生於澳洲常常 5~20 個群生聚成球狀,營養葉冠淺裂,臉型類似圓盾鹿角蕨;孢子葉 3~6 分叉,手長可達 60 公分。若能給予二叉鹿角蕨全日照環境,孢子葉會像銀鹿鹿角蕨直上生長;在半日照環境,則會向前方生長並折下,像是擁有對稱折手的飛馬鹿角蕨便是二叉鹿角蕨的著名交種喔!

二叉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二叉鹿角蕨合理價格?
二叉鹿角蕨價格一般 1 吋盆小苗在 50~100 元之間,3 吋盆的亞成株則會在 150~250 元上下,由於是最早期育種的經典款,現在屬於鹿角蕨價格最為親民品種,若是已上板長手的 2~3 年成株價格則可能高於 800 元以上。
了解更多鹿角蕨照顧指南
二叉鹿角蕨怎麼照顧?
二叉鹿角蕨照顧在 3 個生長階段重點不同:側芽或孢子芽適合 26~30 度的高溼度環境、盆養幼苗注重 4~6 小時散射光及澆水週期分明、成株養護於日照 6~8 小時的通風環境。由於二叉鹿角蕨的耐旱程度堪比檸檬鹿角蕨或巨獸鹿角蕨,因此上板適合以水苔:樹皮(椰纖)為 6:4 或 5:5 的高透氣介質比例栽培!
二叉鹿角蕨照顧 | 二叉生長狀態 | 二叉照顧重點 | 二叉栽培介質 |
---|---|---|---|
側芽/孢子芽 | 芽點開始長出孢子葉 | 1. 不直曬陽光 2. 介質略溼即可 | 水苔 or 泥炭土 |
幼苗 | 孢子葉展 5~10 公分 營養葉開始長出 | 1. 明亮散射光 2. 乾溼週期澆水 | 水苔 |
上板成株 | 孢子葉向上長後折下 營養葉尖冠開始明顯 | 1. 中弱光至中光 2. 澆透不積水 3. 透氣介質略乾 | 水苔:樹皮(椰纖) = 6:4 或 5:5 |
(表格可自由左右滑動!)
1. 二叉鹿角蕨側芽照顧
二叉鹿角蕨側芽照顧上,可使用水苔或泥炭土保持一定溼度,並放置在陽光不會直曬的陰涼處。由於側芽時期的二叉鹿角蕨根系尚未健全,建議分株後至少照顧 2~3 個月後,待植株穩定生長再移至明亮散射光處。
2. 二叉鹿角蕨幼苗照顧
二叉鹿角蕨幼苗的照顧環境建議以非直曬為主,先以 4~6 小時日照為佳,再逐漸提升照度喔!在盆養幼苗時期的二叉鹿角蕨也建議逐漸拉長澆水週期,盡可能以刺激根系生長為上板做準備!
3. 二叉鹿角蕨上板照顧
等二叉鹿角蕨長出 2 片以上營養葉以後,就可以水苔:樹皮(椰纖)為 6:4 或 5:5 的比例上板,並養護在 4~8 小時日照的散射光環境。二叉鹿角蕨屬於能接受高光的品種,照度上可參考女王鹿角蕨或象耳鹿角蕨,夏季在遮陰 30~50% 的前提下可持續接受日照喔!

了解更多鹿角蕨上板教學
二叉鹿角蕨如何上板?
二叉鹿角蕨上板適合使用木板或植板,根系外部包覆水苔保溼、內部混合木塊或椰纖透氣,並以魚線或棉線以「井字型綁法」水平及垂直纏繞各 10~20 次,並將螺絲鎖入木板或用束帶加強固定。
1. 二叉鹿角蕨上板方向
二叉鹿角蕨判斷上板方向有 3 個重點:芽點朝上、營養葉(臉)左右對稱以及新生孢子葉(手)在上,可等二叉鹿角蕨開始長臉以後,藉由兩邊對稱的營養葉(臉)擬出水平基準線,垂直 90 度的新葉位置就是正確的鹿角蕨上板方向。若想要為二叉鹿角蕨提早上板(尚未長臉),可改以「新葉在上、舊葉在下」的判斷垂直方位,確認芽頭朝上也能找到二叉鹿角蕨的上板方位!
2. 二叉鹿角蕨芽點位置
二叉鹿角蕨可在中心位置找到有白色絨毛尖端(芽點),盡量從剛新生嫩葉的位置去找,因為鹿角蕨的芽點其實就是待分化發育的小新葉,所以在最接近新葉基部的地方就能發現芽點的蹤跡!

二叉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二叉鹿角蕨生長速度?
二叉鹿角蕨生長速度上:4~6 個月幼苗會開始長手、6~12 個月臉開始長出、 1~2 年後孢子葉會成熟向下折,並且有機會開始出側芽!此時成熟體的二叉鹿角蕨還會逐年體型變大,若環境適宜 3~5 年後群生植株可超過 100 公分以上。
了解更多鹿角蕨日照環境
二叉鹿角蕨可以曬太陽嗎?
二叉鹿角蕨是可以曬太陽的,適合 4~8 小時全日照環境,經適當馴化能放置於露天環境,最適宜的光照強度是冬季到春季的中光程度,夏季可使用黑紗網遮陰 30~50%,若持續提高照度整體型態會更為挺立!
了解更多鹿角蕨澆水方式
二叉鹿角蕨多久澆一次水?
鹿角蕨澆水頻率上,二叉鹿角蕨在夏季以 3~7 天為一個週期,冬季則可延長到 5~12 天,可等到水苔接近全乾再一次澆透,若為盆養幼苗階段可在盆栽底部鋪一層蛭石、椰纖或木塊避免積水爛根,若上板澆水後則可傾斜板材使多餘水分能順利排出。
1. 夏季鹿角蕨澆水頻率:3~7 天一次
在夏季,二叉鹿角蕨澆水頻率以 3~7 天一次為佳,由於對環境的乾溼容忍度較強,因此只需注意不要讓介質長期維持高溼,二叉鹿角蕨都能長得相當好!
2. 冬季鹿角蕨澆水頻率:5~12 天一次
冬季基本上南部 5~7 天澆透一次、北部甚至最長 2 週一次也不會有大礙!由於少了夏季的悶溼狀況,二叉鹿角蕨也較不會有臉黑或爛根的問題!
二叉鹿角蕨水傷怎麼辦?
二叉鹿角蕨水傷處理上,要將上板植株傾斜使介質中心積水排出,避免二叉鹿角蕨水傷持續變黑擴大,暫停澆水一週並放置弱光通風環境養護。只要營養葉變黑未繼續擴散,就可移回原本環境照顧,並且不需特地移除受傷葉片,靜待新臉長出來將其覆蓋即可,否則任意剪下受傷老葉可能會有感染或恢復速度變慢的風險。
二叉鹿角蕨相對亞猴鹿角蕨或非猴鹿角蕨等營養葉發達的品種,水傷後的恢復速度更快,常常新臉長出後就無大礙;就算主芽難逃一劫,後續也常有救命芽會再長出,讓新手有機會再重頭來過,是入門的鹿角蕨推薦品種!
了解完二叉鹿角蕨的照顧指南以後,迫不及待想看更多鹿角蕨的相關文章?歡迎成為植物世界新一批的探索者,與微體溫室 Micro Oasis 在植栽綠洲一同找尋最適合你的精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