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是什麼?
觀音蓮為多年生的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壽命可達 20 年之久,喜歡相對溼度高於 70%、日照 4~8 小時的散射光環境,擁有肥厚的塊莖、細長的葉柄,以及令眾多玩家神魂顛倒的多樣葉態,包含絲絨感葉表的絨葉觀音蓮、立體下凹脈紋的銅鏡觀音蓮、虎紋羽裂葉緣的傑克林觀音蓮等。

銅鏡觀音蓮 Alocasia cuprea
由於觀音蓮多分布於熱帶地區的泥炭土質或石灰岩質地形,因此需依各品種的原生地調配高比例保水介質(水苔、泥炭土等)或混合透氣介質(赤玉土、蛭石等)混合栽培。
觀音蓮好養嗎?
觀音蓮是觀葉植物中相對要求環境的一群,新手養殖需要有一定程度了解,外在栽培環境條件接近蘭花或鹿角蕨,明亮散射光、需一定空氣溼度;但盆中介質的選擇卻接近多肉植物,通常高比例的顆粒介質在台灣比較不會爛根,相當具有挑戰性!
觀音蓮有哪些品種?
觀音蓮品種若依栽培難度來區分:黑葉觀音蓮、長葉觀音蓮等屬於環境適應力強、新手適宜栽培的觀音蓮品種;絨葉觀音蓮、銀龍觀音蓮等則需依各自的栽培特性調整環境;而像傑克林觀音蓮、小仙女觀音蓮等珍稀觀音蓮則建議等到有一定栽培經驗再來挑戰入手!
以下幫大家整理出 31 種觀音蓮的栽培難度,可依據居家環境大小來挑戰不同類型的觀音蓮!(表格可自由左右滑動)
觀音蓮品種 | 新手觀音蓮品種 | 中階觀音蓮品種 | 進階觀音蓮品種 |
---|---|---|---|
小型觀音蓮 (30~60 cm) | 1. 明脈觀音蓮 2. 凹凸觀音蓮 3. 犀牛皮觀音蓮 4. 瑪德蓮觀音蓮 | 1. 黑絲絨觀音蓮 2. 忍者觀音蓮 3. 鱷魚皮觀音蓮 | 1. 小仙女觀音蓮 2. 傑克林觀音蓮 |
中型觀音蓮 (60~150 cm) | 1. 銀龍觀音蓮 2. 諾比觀音蓮 3. 白武士觀音蓮 4. 甲骨文觀音蓮 | 1. 絨葉觀音蓮 2. 銅鏡觀音蓮 3. 瑞基觀音蓮 | 1. 香特莉莉觀音蓮 2. 斑葉絨葉觀音蓮 3. 馬克坎貝爾觀音蓮 |
大型觀音蓮 (150 cm 以上) | 1. 姑婆芋 2. 黑葉觀音蓮 3. 長葉觀音蓮 4. 茶色觀音蓮 5. 薩利安觀音蓮 | 1. 斑馬觀音蓮 2. 菩提觀音蓮 3. 魟魚觀音蓮 4. 蝙蝠觀音蓮 | 1. 黃金骨觀音蓮 2. 白脈斑馬觀音蓮 3. 網紋斑馬觀音蓮 |
1. 新手觀音蓮品種
- 黑葉觀音蓮:黑到反光的大型葉片應該讓不少人印象深刻,加上好種不挑環境的個性,推薦給初學者!
- 長葉觀音蓮:環境適應力強,品種個體型態眾多,是適合新手栽培的觀音蓮品種。

黑葉觀音蓮 Alocasia amazonica
2. 中階觀音蓮品種
- 絨葉觀音蓮:高人氣的暗色系絨感觀音蓮品種,夏天需要注意介殼蟲的侵擾!
- 魟魚觀音蓮:大波浪葉緣的薄葉觀音蓮品種,乾燥氣候下要注意是否有紅蜘蛛,否則植株狀態較難恢復。
3. 進階觀音蓮品種
- 小仙女觀音蓮:細長的箭形葉身搭配暗底白脈的醒目外型,是相當受歡迎的一款小型觀音蓮品種,照顧上需注意蟲害問題。
- 傑克林觀音蓮:虎紋斑葉身搭配大波浪葉緣羨煞是一大批收藏家!只是對於環境變化極為敏感,屬於大魔王栽培等級的觀音蓮品種!
觀音蓮如何照顧?
觀音蓮照顧在 3 個生長階段重點不同:子球或塊莖適合 26 度以下的高溼度環境、觀音蓮幼苗注重 4~6 小時散射光及溼度漸減馴化、3 吋盆以上的觀音蓮成株要混合至少 5 成以上比例的蛭石、珍珠石等顆粒介質,並注意澆水頻率才不易爛根喔!
1. 觀音蓮子球照顧
觀音蓮在孵育子球或照顧塊莖孵根時,可使用純水苔或混合珍珠石悶養,準備一個密閉容器,將子球的尖端朝上,放置於泡溼後的水苔之上或埋入 ½ 至介質即可,通常 2~3 個月即會發根!
觀音蓮如何判斷換介質時機?
在觀音蓮子球或塊莖孵育一段時間,若是長出 2~3 片葉子,並且主根明顯茁壯時,就可以使用泥炭土混合顆粒介質的方式栽培觀音蓮幼苗!
2. 觀音蓮幼苗照顧
觀音蓮幼苗的照顧重點有三:明亮散射光、溼度逐漸馴化,以及顆粒混合介質栽培。建議剛孵育或買回來的觀音蓮幼苗,可先放置陰涼環境下加悶蓋,再逐步降低澆水頻率讓觀音蓮適應環境,才不會一下子就軟爛!在此階段,也可以使用泥炭土混合珍珠石、蛭石、發泡煉石等顆粒介質栽培,增加透氣性與排水性根系才容易發展!
3. 觀音蓮成株照顧
當觀音蓮開始換到 3 吋以上大盆,照顧上會更注重 4 個面向:充足非直射陽光、澆透不積水、高比例顆粒介質,以及適當環境溼度,換盆時建議在底部加入 ¼~⅕ 的大顆發泡煉石或赤玉土,加強排水避免爛根,並且夏季使用水盤提高環境溼度(不用接觸到盆底),最後澆水時機上在盆栽明顯變輕後在一次澆透為佳!
觀音蓮可以用什麼種植?
保溼介質:水苔、泥炭土、腐植土等(混合介質比例:½~⅓)+ 顆粒介質:赤玉土、鹿沼土、蛭石、珍珠石、發泡煉石等(混合介質比例:⅔~½)

銀龍觀音蓮/龍麟觀音蓮 Alocasia ‘Dragon Scale’
觀音蓮可以曬太陽嗎?
觀音蓮不建議太陽直接照射,否則葉緣或葉尖易焦黃萎縮,4~8 小時的明亮散射光即相當充足!在半日照環境下,觀音蓮會呈現葉態挺拔、部分品種葉面具健康光澤感;反之若是太陽太大或日照不足,都有可能使植株呈下垂狀態、甚至生長遲緩!
觀音蓮多久澆一次水?
觀音蓮澆水頻率上,夏季以 2~5 天為一個週期,冬季則可延長到 4~7 天,如長葉觀音蓮、魟魚觀音蓮等性喜暖溼,拿起來盆重剩原來的 ⅔ 就可以再次澆水;而絨葉觀音蓮、黑葉觀音蓮可等到盆栽明顯變輕到原本 ½ 再一次澆透。

華生觀音蓮/華森觀音蓮 Alocasia ‘‘Watsoniana’
觀音蓮葉子下垂怎麼辦?
觀音蓮葉子下垂的主要原因有:植株缺水過頭、水分過剩爛根,以及病蟲害等,這時可再多加觀察觀音蓮的植株狀態:
- 觀音蓮缺水:大部分葉片集體下垂,需要澆透至底部水分流出,或是底盤腰水至土表溼潤。
- 觀音蓮爛根:新葉下垂或不長新葉,要及時停水甚至更換介質,嚴重者可先將爛根清除並通風 1 天,再重新種下觀音蓮。
- 觀音蓮病蟲害:葉片下垂伴隨白點、黑斑等,若為紅蜘蛛或介殼蟲可使用辣椒水、苦楝油噴霧驅除。
觀音蓮葉子變黃怎麼辦?
觀音蓮葉子變黃的原因相對更複雜一些,像是正常自然老化、日照過於強烈、環境溼度不足、水分過剩爛根,以及病蟲害等,皆可能造成觀音蓮葉子局部或整體變黃,需要再進一步留意植株的狀態:
- 自然老化:觀音蓮僅 1-2 片下部葉開始變黃。
- 溼度不足:觀音蓮 1-2 片葉緣或葉尖開始變黃。
- 日照過強:觀音蓮大多數葉緣或葉尖開始變黃。
- 悶溼爛根:觀音蓮新生葉片開始變黃。
- 病蟲害:觀音蓮多數葉片開始變黃,並伴隨白點、黑斑等。
觀音蓮爛根怎麼辦?
觀音蓮若遇到爛根的情形,首先要直接將植株從盆中取出,去除潮溼介質和修掉爛根後,配置顆粒介質比例更高的盆土後重新種回,並暫停澆水一週並放置弱光通風環境養護。在觀音蓮重新養根的同時,可以修剪掉部分老化變黃的葉片,減少植株水分消耗(因為根系毛細現象變弱),觀音蓮才不會一直下垂呈萎靡的樣子喔!
待觀音蓮開始長出新葉且介質略乾,就可以重新開始澆水,但建議初期先降低澆水頻率,,需要給觀音蓮一段時間養根!
觀音蓮爛根注意事項:取出觀音蓮爛根植株後,可以先浸泡 5~10 分鐘,在水中輕輕撥掉潮溼介質即可,不用太乾淨不然會傷到根毛,並且清創完爛根後,放在通風環境陰乾 15~20 分鐘,比較不容易感染細菌或真菌喔!
了解觀音蓮完整介紹以後,迫不及待想看更多觀葉植物的相關文章?歡迎成為植物世界新一批的探索者,與微體溫室 Micro Oasis 在植栽綠洲一同找尋最適合你的精選植物!